飞鹏网报道行业爆炸性消息,电视放狠话,要取代手游市场份额?小编阿里郎给大家介绍一下具体情况。
2014年7月10日,盛大、腾讯、完美世界、巨人等业界大佬齐聚峰会,跨屏娱乐市场的火爆成为业界共识。完美世界副总裁顾黎明表示,正是意识到跨屏市场带来的机遇,公司除了在主机和移动手游的布局外,也在布局客厅端游戏市场,并与华为开展了这方面的合作。此外,完美世界还对中国游戏抱团走出去提供平台和资金的支持。上证报消息,电视游戏概念迎来利好。作为游戏行业的重要风向标,2014ChinaJoy(中国国际数码互动娱乐产品及技术应用博览会)将于月底正式开幕。作为本届CJ的预热活动,“2014年上海游戏精英峰会”昨日召开,包括PC、手游、电视游戏在内的跨屏游戏发展被认为将是今年CJ的一大亮点。特别是,随着政策解冻,电视游戏市场有望在今年启动。
百视通副总裁张建也称,中国电视游戏还处于起步阶段,需要产业链各环节抱团发展,对于市场前景,他表示“相当有信心”。
值得注意的是,今年初,随着国务院办公厅发布一系列关于上海自贸区法规文件调整的决定,在中国长达13年之久的电视游戏机禁令终于得到解除。而电视游戏市场解冻也带动了国际电视游戏企业入驻上海,百视通与微软、东方明珠与索尼分别成立了合资公司,也带动了企业在相关方面的投资。
就在7月10日,百视通宣布将联合微软、完美、巨人、久游、联众、九城、心动、新东方、可那、臻游等国内大厂成立“家庭游戏产业联盟”,瞄准的就是电视游戏的新兴市场。此前,百视通与微软联合打造的“新一代家庭娱乐中心”终端设备Xbox One已经通过主管部门审批,预计将于9月正式上市。
另据透露,百视通、微软及合资公司百家合还在筹划牵头启动我国家庭游戏产业的孵化,推动国产游戏的研发,有望在上海建成我国首个“家庭游戏娱乐产业集聚园区”。
百视通副总裁郭京申认为,在中国,内容和运营方面都不缺人才和经验,在电视游戏的带动下将获得更大的发展机会,甚至走出国门。此外,如果说PC和手游是中型和轻型市场,那么电视端家庭游戏凭借强烈的代入感,将会形成一个井喷的重型市场,对产业起到很大的带动作用。
从目前的市场增速来看,移动手游仍是整个产业的后发动力。以上海为例,根据10号发布的《2013上海游戏出版产业报告》,传统客户端网络游戏仍占据主体地位,以169.7亿坐拥66.5%的市场份额;网页游戏销售收入63.6亿元,占比24.9%;移动手游增长强劲,市场份额已达到8.6%,相比去年实现翻倍增长。
东方明珠总经理胡湧认为,家庭游戏产业在中国将从零开始,今年即将启动。“以往中国的玩家对于电视游戏有兴趣,但拿到手的都是水货盗版,因此爆发力将会很大。这是我们的优势。”
但他同时提出,家庭游戏产业的产业链较长,目前国内的产业环境很不成熟,东方明珠成立的合资公司也只能做其中的一个环节。还需要政策和产业营造好的生态环境,才能真正发展。他透露,未来东方明珠与索尼的合资公司也将在扶持家庭游戏产业链方面有所作为。
13年游戏机禁售令解除,引爆国内电视游戏蓝海市场
1、2013年以来,我国电视游戏政策首次放开,13年冰封市场解禁。伴随着庞大的主机游戏需求市场、快速普及的智能OTT终端、不断优化的宽带条件,国内的电视游戏蓝海市场清晰展现在市场面前。与此同时,国内外互联网巨头以及A股上市公司已纷纷开始紧锣密鼓地布局国内电视游戏市场,市场竞争势头加剧。
2、2013年9月,百视通联合微软在自贸区成立合资公司,计划2014年9月份正式发布xbox;2014年1月,华为在“消费电子展”亮出自研发的游戏主机Tron;2014年4月,马云联合27年老品牌小霸王,共推体感游戏机新品G20;2014年5月,东方明珠联合索尼在自贸区成立合资公司,计划生产及营销索尼旗下PlayStation硬件、软件并提供相关服务的在华业务。雷柏科技、金亚科技等上市公司,亦纷纷推出内置优质游戏的家庭娱乐终端产品。我们试图通过分析国外主机游戏的发展历程,来预判未来中国主机游戏市场可能的市场格局。
全球电视游戏增速趋稳,索尼、微软、任天堂三分天下,索尼份额逐步提升
1、全球电视游戏产业占比超30%,未来整体增速趋稳。NEWZOO测算,2013年全球主机游戏市场规模达到254亿美元,在全球游戏市场占比36.1%;2016年其市场规模将达到279亿美元,占比32.4%。2013~2016年年均复合增速约3.5%。
2、三巨头格局中任天堂衰落、索尼壮大、微软趋稳。2011年~2014年5月,索尼PS3份额从38%提升到57%;微软的xbox360份额基本稳定在30%~36%的区间内;
任天堂wii的份额则逐年下降,从30%下滑到11%。从历史机型与游戏软件的销售情况可以看出,经典游戏内容成为海外游戏主机销量提升的关键。
3、硬件奠基、内容取胜。在全球游戏产业的发展历程中,主机游戏硬件一直处于快速迭代更新的状态,巨头之间的竞争加剧促使新的主机类型不断推出,用户体验不断改善,亦成为推动游戏行业前行的主力;而与此同时,游戏软件则是决定游戏商家能否盈利的核心要素,一款伟大的游戏作品及其蕴含的人物形象,可以源源不断的带来可持续的商业效益。
任天堂发展历程总结:重视游戏软件开发资源,充分挖掘游戏角色衍生价值
1、重视游戏软件行业资源培育与开发,为硬件销量提升奠定基础。
FC推向市场后,业界“六大软件商”哈德森(HUDSON)、南梦宫(NAMCO)、大东(TAITO)、卡普空(CAPCOM)、杰力可(JALECO)和科乐美(KONAMI)分别加盟开发FC游戏,任天堂凭借强势的“权利金制度”,获得高质量软件及巨大利润。
2、充分挖掘游戏角色衍生价值。任天堂1996年为GameBoy平台推出一款名为《口袋妖怪》的游戏,这款游戏逐步成为任天堂旗下利润回报率最高的系列品牌之一;
自创立至今,“口袋妖怪”成为横跨上百个行业,涉及上万种相关产品的游戏品牌,为任天堂创造了将近万亿日元的收益。
3、成立专项基金支持游戏软件开发,积极培育游戏开发领域人才,试图打破游戏开发市场僵局。2002年任天堂专门在东京设立一软件开发中心,并耗资1.6亿美元成立Q基金(FundQ),基金能够为游戏软件开发商提供免抵押贷款,单笔贷款平均达到10亿日元。
风险提示:
1、电视游戏市场成长性低于预期;2、游戏行业监管政策变动;3、用户消费偏好改变;4、行业商业模式转型。
欢迎加群讨论群组中国第一手游官方群 375848431 用心专注游戏。群主飞鹏网小编阿里郎。
Copyright © 2010-2022 All Rights Reserved